苏牢特丙烯酸胶水

定义:用聚丙烯酸酯为单组分或主要组分的胶粘剂,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种。

3333333333333.png

特点:

高强度、耐冲击

耐候性佳

可油面粘接

使用方便

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发展进程

第一代

在20世纪50年代 EASTMAN公司发明,以过氧化苯甲酰/芳香胺为氧化还原体系,

在单体与弹性体之间不发生接枝反应,其主要缺点是性脆。

第二代

在1975年由美国杜邦公司发明,引入新的氧化还原体系(以过氧化氢型的过氧化物为引发剂), 

DuPont808醛胺缩合物为促进剂。单体与弹性体之间发生接枝反应,形成韧性固化物,剥离强度和冲击强度都有明显提高。

第三代

UV固化,具有固化速度快、环保等优点1968年德国拜尔公司首先开发成功光固化涂料,并在20世纪70~80年代逐步实现工业化。

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分类

按涂胶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底涂型、双主剂型和微胶囊型丙烯酸酯胶粘剂。

底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由主剂和底涂剂组成, 主剂含有单体、弹性体、引发剂等成分,底涂剂为促进剂。

使用时将主剂和底涂剂,分别涂在2个被粘物表面,叠合后固化

双主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一个主剂由单体、弹性体、引发剂等成分组成, 另一个主剂由单体、弹性体、促进剂等成分组成。

使用时2个主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涂胶,也可将2个主剂分别涂在2个被粘物表面。通常双主剂的质量比为1:1

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应用领域

1、乳液型丙烯

纺织行业

包装行业

建筑行业

汽车行业

2、丙烯酸酯压敏胶

包装行业

电器行业

日用品行业

制造业

3、厌氧胶

机械装配

石油化工

电子行业

电声机电

4、改性丙烯酸酯胶

交通行业

机电行业

电声行业

建筑行业

5、氰基丙烯酸酯胶

工业领域

医药卫生领域

民用领域

6、UV胶

光电领域

电子领域

医疗领域

汽车领域

丙烯酸酯胶粘剂的产业链结构

单体:丙烯酸酯、丙烯酰胺、丙烯腈、衣康酸等;

增稠剂: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氰基丙烯酸酯等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

稳定剂:二氧化硫、对苯二酚等。

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市场规模分析

2016年,世界胶粘剂化学市场是288.75亿美元,其中丙烯酸酯胶粘剂是44.75亿美元,占26%,

是热熔粘合剂之后第二大粘合剂产品。

丙烯酸UV胶的市场最大,占44%,预测2021年,全球丙烯酸酯Uν胶粘剂的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19.60亿美元增长到25.50亿美元,

年复增长率是5.4%。

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市场动力

预测到2021年,世界胶粘剂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366.20亿美元增长到471.50亿美元,年复增长率为5.2%

10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究创新

低表面能材料的粘接

3M公司、 Sulaote公司和我国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都有专利或文献报道了粘接PP的改性丙烯酸酯胶,

对PE和 Teflon的粘接效果也比较好。

低放热胶。

当胶层较厚或用于灌封时,通常放热明显甚至出现发烟发泡现象,影响粘接强度,损害热敏感的被粘材料。

Henke公司、IW公司、上海康达均有低放热的产品,胶层厚可达254mm无任何发烟发泡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在各个领域中推广应用,对胶粘剂应用提

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据分析,未来5-10年我国胶粘剂消费仍8%-10%速度增长。

我国丙烯酸酯胶粘剂工业起步较晚,目前与国外尚有一定的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丙烯酸酯胶粘剂行业不仅有广阔的市场,而且是一个急需发展的行业。

发展方向:

无溶剂

光反应

计算机辅助胶粘剂配方设计。